从明年开始,白酒不再是国家限制性产业。
11月6日,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消息称,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)》于2019年8月27日第2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,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。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1年本)(修正)》同时废止。
对比《目录(2011年本)》可知,新出台的《目录(2019年本)》总条目增加69条,其中鼓励类增加60条、限制类减少8条、淘汰类增加17条。
在有关酒业的内容调整上,最受关注的莫过于,“白酒生产线”从《目录(2019年本)》“限制类”条目中删掉,一解套在行业头上14年的“紧箍咒”。
白酒不再是国家限制性产业
自90年代始,鉴于当时白酒产业集中度低、生产装备及技术落后,以及全国粮食相对匮乏的前提下,国家有关部门在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中一直将白酒生产线列为限制发展类行业。
2005年,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05年本)》,首次将白酒生产线、酒精生产线(燃料乙醇项目除外)列入限制类目录。
据了解,自白酒成为国家限制发展类产业后,白酒生产企业在项目立项、土地供给、技改扩能、许可证办理、环境评价、税收、贷款等许多方面都受到严格限制。
有人称,在自由竞争环境下,市场根据供需关系自身可以良性发展,但限制性政策阻碍了白酒的市场力量,直接导致行业优化受到制约,进而影响行业规范发展。
这一“限制”,长期没有改变。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1年本)(修正)》中,白酒生产线与酒精生产线、生产能力小于18000瓶/时的啤酒灌装生产线继续列入限制类目录。同时,生产能力12000瓶/时以下的玻璃瓶啤酒灌装生产线、3万吨/年以下酒精生产线(废糖蜜制酒精除外)列入淘汰类目录。
行业呼吁调整之声渐起。中国酒业协会曾多次向国家相关部门汇报并呼吁,取消或者调整白酒产业限制性政策,并曾组织了白酒企业人大代表提出了“关于取消白酒产业限制政策的议案”。
在他们看来,当年的情况均已不复存在,但受限于发展政策限制,白酒产品生产准入标准难以提高,白酒重要产区的优势难以发挥,同时,产业迟迟不能建立退出机制,落后产能无法及时淘汰,优势产能和优质资源又不允许进入,从而导致白酒产业无法贯彻市场公平竞争和自然淘汰机制,这些成为白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。
2018年9月,国家发改委启动了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新一轮修订,期间广泛征求各地、有关部门、行业协会的意见,通过调研、座谈等方式听取基层政府部门、企业的意见建议,并征求社会公众后,最终成稿。
今年4月8日,国家发改委公布“关于就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,征求意见稿)》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”,征求意见稿中,“限制类”目录“白酒生产线”依然在列,但备注了“白酒优势产区除外”。这被认为白酒优势产区首先将迎来限制性政策解除的发展契机。
最终的结果显然是更好。《目录(2019年本)》仅“酒精生产线”属于限制类;淘汰类项目保留“3万吨/年以下酒精生产线(废糖蜜制酒精除外)”。“湿态酒精槽(WSGS)的应用、生物质液体有机肥的应用”进入“鼓励类”。
这意味着,白酒不再是国家限制类发展产业,国家相关部门对名优白酒的发展是支持的。

限制性政策的解除将改变什么?
白酒限制性政策“解除”,业界普遍认为,这个调整顺应了行业发展需求,对白酒产业优化升级有积极意义。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称,这对整个白酒产业都是重大利好。对优质白酒资源更加利好,名酒产区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。
中国酒业协会官微发文称,《目录(2019年本)》的实施,将会使行业优势资源发挥积极作用,在扩大规模,异地发展方面,其立项、环评和生产许可证办理不再受到限制,有利于招商引资,有利于酒类产业吸收新鲜血液。为优势资源、资金进入酿酒行业提供政策性便利,有利于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,使酒类市场恶性竞争得到有效控制,为净化酒类市场秩序奠定了良性基础。
重庆诗仙太白酒业总经理邹江鹏认为,此时政策放开,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白酒企业做大做强,对优势产区起到提振作用。此外,随着白酒行业的良性发展,资本对于酒业关注度提高,以往兼容并购标的只能是现有酒企,放宽政策后,生产许可证不再是谈判砝码,有利于降低资本进入门槛和推动行业洗牌。
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酒类实行生产准入制度,但之前受政策限制,白酒生产许可证停止办理,加上白酒生产许可准入又缺少退出机制,客观上使生产许可证形成了终身制。有能力生产的优势资源又不能进入,由此严重影响了产业的优化集中,使产业结构调整受到限制,尤其还滋生了白酒生产许可证倒卖现象。《目录(2019年本)》的实施,将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,一些令人困惑的、不合理的情况均将迎刃而解。此次产业政策调整,将有力推动白酒产业落后产能淘汰机制,促进白酒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。
不过,也有行业人士表示,限制不存在,对国内白酒企业肯定是一件好事。但是,短期内,这一调整未必能为白酒带来非常大的改变。从近期公布的白酒三季报会发现,白酒行业“强者愈强”的马太效应正在加剧,整个白酒行业的产量已经进入总量趋稳的状态,考虑到当前国内白酒产量的整体过剩和需求总量稳定现状,限制性政策的解除,不会引导国内白酒企业大幅扩产。因限制性政策解除而迎来白酒行业产量猛增、需求旺盛,应该不会出现。
原创文章,作者:baijiu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aijiu.org/2019/5737.html